avatar

子墨的博客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 首页
  • 随记
  • 我
Home 数组排序
文章

数组排序

Posted 2021-03-27 Updated 2025-03- 13
By 子墨
7~9 min read

对数组进行排序是程序中非常基本的需求。常用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等。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对一个整型数组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 冒泡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s = { 28, 12, 89, 73, 65, 18, 96, 50, 8, 36 };
        // 排序前: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ns));
        for (int i = 0; i < ns.length - 1; i++) {
            for (int j = 0; j < ns.length - i - 1; j++) {
                if (ns[j] > ns[j+1]) {
                    // 交换ns[j]和ns[j+1]:
                    int tmp = ns[j];
                    ns[j] = ns[j+1];
                    ns[j+1] = tmp;
                }
            }
        }
        // 排序后: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ns));
    }
}

冒泡排序的特点是,每一轮循环后,最大的一个数被交换到末尾,因此,下一轮循环就可以“刨除”最后的数,每一轮循环都比上一轮循环的结束位置靠前一位。

另外,注意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必须借助一个临时变量。像这么写是错误的:

int x = 1;
int y = 2;

x = y; // x现在是2
y = x; // y现在还是2

正确的写法是:

int x = 1;
int y = 2;

int t = x; // 把x的值保存在临时变量t中, t现在是1
x = y; // x现在是2
y = t; // y现在是t的值1

实际上,Java的标准库已经内置了排序功能,我们只需要调用JDK提供的Arrays.sort()就可以排序:

// 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s = { 28, 12, 89, 73, 65, 18, 96, 50, 8, 36 };
        Arrays.sort(n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ns));
    }
}

必须注意,对数组排序实际上修改了数组本身。例如,排序前的数组是:

int[] ns = { 9, 3, 6, 5 };

在内存中,这个整型数组表示如下:

      ┌───┬───┬───┬───┐
ns───▶│ 9 │ 3 │ 6 │ 5 │
      └───┴───┴───┴───┘

当我们调用Arrays.sort(ns);后,这个整型数组在内存中变为:

      ┌───┬───┬───┬───┐
ns───▶│ 3 │ 5 │ 6 │ 9 │
      └───┴───┴───┴───┘

即变量ns指向的数组内容已经被改变了。

如果对一个字符串数组进行排序,例如:

String[] ns = { "banana", "apple", "pear" };

排序前,这个数组在内存中表示如下:

                   ┌──────────────────────────────────┐
               ┌───┼──────────────────────┐           │
               │   │                      ▼           ▼
         ┌───┬─┴─┬─┴─┬───┬────────┬───┬───────┬───┬──────┬───┐
ns ─────▶│░░░│░░░│░░░│   │"banana"│   │"apple"│   │"pear"│   │
         └─┬─┴───┴───┴───┴────────┴───┴───────┴───┴──────┴───┘
           │                 ▲
           └─────────────────┘

调用Arrays.sort(ns);排序后,这个数组在内存中表示如下:

                   ┌──────────────────────────────────┐
               ┌───┼──────────┐                       │
               │   │          ▼                       ▼
         ┌───┬─┴─┬─┴─┬───┬────────┬───┬───────┬───┬──────┬───┐
ns ─────▶│░░░│░░░│░░░│   │"banana"│   │"apple"│   │"pear"│   │
         └─┬─┴───┴───┴───┴────────┴───┴───────┴───┴──────┴───┘
           │                              ▲
           └──────────────────────────────┘

原来的3个字符串在内存中均没有任何变化,但是ns数组的每个元素指向变化了。

Java
License:  CC BY 4.0
Share

Further Reading

May 8, 2021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数据驱动的设计模式,它属于行为型模式。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命令模式结构示意图: 介绍 意图

May 8, 2021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责任链模式通过将多个处理器(处理对象)以链式结构连接起来,使得请求沿着这条链传递,直到有一个处理器处

May 8, 2021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在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中,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代理模式通过引入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充当中介,负责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目标对象,同时可以在转发请求前后进行额外的处理。 在代理模式中,我们创建具有现有

OLDER

基本数据类型

NEWER

构造方法

Recently Updated

  • 3分钟将5000w订单的订单号从数据库中加载到Java内存中
  • 探索将20w数据插入1000w+的表中
  • 关于微服务的一些思考
  • IDEA的一些插件
  • 关于微服务

Trending Tags

Spring Vue Linux Java Docker

Contents

©2025 子墨的博客. Some rights reserved.

Using the Halo theme Chirpy